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,我国不少消费者开始“亲密接触”对二氯苯,一种包装美观、香气扑鼻的芳香驱虫剂,已经进入城市居民家庭。
该防蛀剂以对二氯苯为主要原料,配以香料,具有良好的防虫除臭效果,它不仅用于服装和档案,还用于公共厕所、小便器和家用空气清新剂。近年来,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实,对二氯苯对动物致癌,对人类可疑。
然而,很多消费者对此一无所知。萘、对二氯苯、樟脑等防蛀剂称为“樟脑丸”。
对二氯苯是一种一氯芳香烃,属于有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。生产对二氯苯的主要原料是苯和氯,它们是氯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,通过蒸馏和重结晶制得。对二氯苯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,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,可引起肝肾损害。接触高浓度对二氯苯的人会出现虚弱、头晕和呕吐的症状。严重损害肝脏,出现黄疸,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,长期接触对皮肤有轻微刺激,会引起灼热感。
早在上世纪90年代,美国、日本有关研究机构进行的动物实验就证明,对二氯苯对动物有致癌作用,对人类有可疑性。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,对二氯苯对动物有致癌作用,并怀疑对人类致癌。
目前缺乏流行病学资料,对二氯苯厂家仍在研究中。在欧盟,使用对二氯苯作为杀生物剂已经被欧盟BPD条例禁止,因为它具有毒性,对人、动物和环境都有更大的潜在风险和危害。
后来就有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(公厕等)使用对二氯苯除臭香球了。